刚刚过去的2020年,恐怕是近几年最艰难的一年。对于企业主和员工来说,处境都更加严峻。而且随着“社保入税”政策的不断推进,招聘难和用工难两大世纪难题正困扰着企业管理者们,导致很多企业管理者们产生了极大的悲观情绪,他们感到未来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
这些不确定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循环里,也体现在人才市场上。加上人力资源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点集中在灵活用工模式以及其带来的巨大潜力上。
那么,灵活用工在未来发展究竟会如何?将会对我们的就业市场究竟带来怎样的发展趋势呢?快跟着小编去了解一下吧!
灵活用工的优势
一、降低用人成本
传统用工模式在用人,聘人的成本都相对比较高,采用灵活用工的形式,企业只需支付任务期限内的报酬,根据实际用工的时长、天数付费。
企业的正式员工,需要缴纳社保、公积金压力也大。灵活用工除了需要为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外,其他险种不强制缴纳,能有效控制企业用工成本。
二、优化管理成本
灵活用工“即时即用”的特性,大大缩减了企业的人才管理成本。另外,酬劳发放、各项保险缴纳等问题,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处理,用人单位只需按约定付款,省工、省时又省心。
三、突破编制限制
很多企业对于人员岗位会有一定的编制限制,但是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又偶尔需要一些技术支持,比如设计师、写手等,灵活用工则可以在合适的时间把这个偶尔的技术支持交给外边个人专家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且企业和个人的是独立的合作关系,解决了企业编制有限的问题。
四、降低用工风险
灵活用工下,个人作为独立主体为企业提供服务,个人要承担提供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损失。对比传统雇佣,企业需要承担的用工风险又得到了分担。
正因为共享经济市场需求发展,近几年,自由职业者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出,“灵活用工,灵活就业”越来越盛行,撰稿人、设计师、律师、知识付费讲师,一线普通劳动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分拣,物流运输,兼职司机,外卖,保洁,保安,客服,地铁安检)等,还大部分可划分为灵活用工范畴。
未来中国灵活用工的市场发展潜力无限
据了解,目前全球3.75亿人正面临着重新就业,而10年后预计将有近1亿中国人失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全球预计将有8亿人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而未来中国会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将采用灵活用工者完成企业一个个具体的常规的项目。
可以预见到的是,灵活用工将在未来十年进入爆发期。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日本灵活用工在人力资源行业中占比已到42%,美国占比32%;中国仅占 9%。阿里数据预计未来三年内,中国的灵活用工比例会增加至50% ,这个比例还将不断攀升。
由此可见,在未来,中国灵活用工需求缺口巨大,市场发展潜力无限。
未来中国就业市场四大发展趋势
用工矛盾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年消失,劳动力人口快速下降,进入职场工作的人群越来越少 。
加上当今年轻人对制造业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学历就等同于知识。于是遇到技术岗位纷纷绕道而行,导致蓝领技工呈现巨大市场空白 。
劳务市场无序流动成本增加导致当今企业管理成本非但居高不下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企业创新用工模式层出不穷,但依然不能为不断增长的企业用工成本“降温”。
未来中国就业市场的用工矛盾将持续存在,需要探索更为新型灵活的用工模式,呼唤着灵活用工的出现。
经济环境
当前就业市场活力不足已然成为了一种新常态。随之而来的是招工难,管理难,规范难,风险高等问题越来越凸显。中国就业市场的经济环境也期待一种新型灵活用工模式来激发市场的活力。
用工变革
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管理上对用工模式规范和成本优化不断地提出新要求,由此催化了灵活用工模式的产生,使用工管理从雇佣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激发个体释放更多活力。企业组织变革也呼唤着灵活用工模式。
工作方式
一方面,随着组织发生着剧变,新一代从业个体也发生着分化 ,不再满足单一的固定的全日制用工模式,愿意尝试更多兼职工作,对灵活用工的模式接受程度普遍提高。
另一方面,企业吸引个体回流成本增加,企业管理者开始思考如何将企业用工结构设计得更符合企业用工实际,同样关注到灵活用工模式。
加上个体本身独立、自主、自我管理促成其选择并接受新的工作方式,灵活自由地从事自己更愿意从事的事。
由此可见,“灵活用工”的用工模式正在为企业带来更低的用工成本和更高的产能效率,未来十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将进入一个“爆发期”。